孩子自私的根源是一種慣性心理,孩子自己以為自己是家庭中權利最大的,長期獨享家庭一切,加上長輩的寵溺,養成了自私的習慣,那如何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孩子為什么自私?
如何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
1、讓孩子學會分享
這是父母在很小的時候就需要注意的事情。有些事情,在孩子面前做,讓孩子知道分享的樂趣。您可以與您的孩子分享您的食物,并教您的孩子分享他的食物、玩具等。
2、角色扮演
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角色,都需要,這個時候,你的家人可以做角色扮演,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需要合作分享的,知道給予,才能得到對方的回饋,如果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永遠沒有朋友。
3、廣交朋友
孩子自私只是因為他沒有遇到可以分享和交流的好朋友,所以這個時候最好鼓勵他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交朋友。因為其他孩子,他就有了分享的心情,所以,讓孩子多交朋友,讓孩子慢慢接受分享行為。
4、鼓勵你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需要鼓勵的,比如,如果突然有一天,孩子愿意拿出東西和你分享或者和他的孩子分享,父母應該用贊同的行為和語言來肯定和贊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這種行為,是可以讓父母感到高興。
5、身教言傳
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的行為。孩子在什么樣的環境中長大,就會有什么樣的性格,所以,建議夫妻在家里,不要表現得很自私,要坦蕩、大方。這樣一來,寶寶就不會自私了,久而久之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6、創建場景
兒童較少接觸外部世界。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為孩子創造一些情景來學習。例如,當客人來到家里,特別是孩子時,父母如何利用這個過程來教育他們的嬰兒。或者寶寶到別人家,被自私的孩子對待,父母會問孩子的心情,換位讓其思考。
導致孩子自私的原因
1、從小就寵壞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衣服和食物,遇到一點挫折就哭,一哭父母就妥協,就沒有原則。這樣做只能放任孩子,導致孩子自私。
2、不教孩子學會分享。父母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告訴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孩子搶別人的東西時就很支持。不讓孩子分享。
3、有兩個糖果,兩個孩子,應該一人一個,但是當其中一個想要兩個糖果開始哭的時候,大人對另一個說:“快給他,否則他會一直哭”,但是這種做法,不就是放縱他的自私嗎?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這一問題所提出的一些建議,想必父母朋友們看到之后一定知道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