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還是小孩子,卻總是比來比去的,有時看同學有什么東西了,自己也想要,本是好好學習的年紀,卻成為了互相的攀比,相信大多數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家長也不用過于焦慮,合適的方法指導孩子即可。
小孩有攀比心理怎么正確引導
1、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早期的成長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說教,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將孩子的負面心態往積極健康的正能量上引導。
2、了解孩子攀比的原因。當孩子和家長說自己羨慕哪個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要急于反駁孩子,或者質問孩子現在的生活不好嗎等話語。而是要和孩子一起交流一下羨慕別人的什么地方,或是為什么會羨慕別人。家長可以在和孩子的談話中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并且發現到孩子的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足,從而解決這些問題。
3、不要阻止孩子“攀比”。每個人都有想要而又得不到的東西,當自己想要的東西被別人所得到時,內心難免會有所羨慕,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而且每個人都會羨慕別人,家長也是一樣的。
小孩為什么有攀比心理
第一、虛榮心強,喜歡與周圍人各種攀比,這一點呢,可能與孩子成長的環境有關,比如父母溺愛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會滿足,所以呢,看到別人有了自己沒有的東西那么孩子自然希望自己也有。
第二、孩子同學之間常常各種攀比在學校時玩的好的孩子們通常都是以小群體的形式出現,如果在群體中別人都存在攀比的現象,某個孩子不參與,孩子可能就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被大家孤立排斥,所以為了與他人建立關系,在別人的影響下,自己也可能學著攀比。
第三、孩子對自己缺乏自信。孩子認為平時別人喜歡他,接近他,是因為他擁有一些別人所沒有的物品,所以,一旦別人有了什么東西是他所沒有的,他都會想盡辦法得到一樣的,甚至比別人更好的。
孩子愛攀比怎么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擺脫攀比心理
1、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羨慕和擁有是兩個概念,不是所有羨慕的東西都需要擁有。好比有的孩子羨慕別人家可以住很大的大房子,但是大部分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可能會無法滿足,在自己當下的經濟條件選擇適合的才是正確的價值觀。
2、進行多維度攀比。要讓孩子認識到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一個人世間的每一件事,都是多樣性、多維度、差異性的,引導孩子去積極思考,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在哪里,應該如何最大可能去發揚優勢和彌補不足。
3、大多數孩子進行攀比,多以家庭條件、衣著打扮、文具、玩具等為攀比內容,這些都是外在式、物質式的攀比。家長應該應該引導孩子進行內在式的攀比,比如學習能力、生活技巧、人際關系、愛心孝心等內在品質方面。
4、不要過分疼愛子女,防止養成攀比習慣。父母不要給孩子一切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很容易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可以讓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勞動來獲得,這也是讓孩子明白欲望滿足需要支付一定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