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孩子已經進入叛逆期了,他們有了自我意識,同時覺得自己對好多事情的了解超越了父母,對父母的行為看不慣,這個時候,父母絕對不能打罵,那樣就適得其反,只能低姿態,態度平和,急事緩辦,慢慢處理,切記不能對著干。
10歲的孩子總是和媽媽吵架是什么原因
我們知道,青春期這個時期也被稱為“第二反抗期”,并且對周圍的社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當成小孩子看待。而父母卻認為他們還很不成熟,還需要保護。
這時,經常會使孩子感到父母過分把自己當成小孩子,過多干涉自己的事情,因而會產生種種不滿情緒,與父母發生沖突。他們會覺得父母越來越啰嗦,父母則覺得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在一些傳統家庭中,家長,尤其是父親為了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會刻意與孩子保持相當的距離。由于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而對他們的心理世界卻了解甚少,很少和孩子談他們自己的內心感受,造成雙方心理上的溝通發生困難。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既有封閉性的一面,又有選揮性地向外開放的一面。因此,青少年渴望有一個不受干擾的自己的生活空間,在其中充分體驗在成長過程中的苦惱和快樂。為此,他們有時也不愿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希望私下默默地收藏和品味自己的小秘密,這也是造成親子之間缺乏溝通的重要原因。
兩代人之間在各方面表現出不和,主要是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差異而引起的心理差異造成的。在思想觀念上,年輕人比較開放,喜歡追求新事物,易于接納新觀念,有較大的創造性傾向,但穩定性較差,易變且多變;
而上代人則較為保守,講求實際,不喜歡追求時髦,傾向于保持傳統習慣。在行為方式上年輕人會突破傳統習慣,講究與時代接軌,喜歡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敢于嘗試,往往容易沖動而急躁;而上代人做事則謹慎、沉穩,講求踏實,不喜歡做沒有把握的事。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代溝也就無可避免地形成了。
為什么女兒和媽媽吵架動手
一、小孩是到自我執拗期了,什么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父母就要冷靜得對待,跟孩子對著干,作用不大埃這時父母做什么事,可以先問下孩子的意思,按孩子的意思來做,或是先引導孩子,讓孩子同意了大人的看法再做,這樣孩子會不很多情緒的。
二、青春叛逆期
10歲-20歲是青春期,這個時間段是孩子身體及思想變化最大的階段,他們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分辨問題的能力,大人們不應該橫加干涉。
所以越干涉越反抗,吵架會越頻繁。
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已經不是之前的,父母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的時期了。
這個時間段他們特別渴望得到認可,但是由于社會經驗與閱歷的不足,有些想法跟做法,在大人眼里就是不認同或者是錯誤的。
而家長特別怕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就會指出孩子的不足跟錯處,矛盾不可避免。
其實這個階段,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多跟孩子溝通,帶孩子出去玩,多聽取孩子的想法跟意見。
哪怕孩子的意見跟想法很幼稚,很不切實際,是錯誤的,你都要對他給予肯定,然后跟他說,你的想法做法很不錯,值得表揚,那么,你看看媽媽這樣去做是不是也可以,你怎么看呢。
因為孩子已經得到認可了,所以會比較容易去接受你的意見!
十歲男孩打罵母親什么心理
第一種行為:在孩子的面前打架
一個家庭里面,父母經常在孩子的面前打架,整天吵吵鬧鬧,孩子處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會嚴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第二種行為:對孩子言聽計從
父母對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其實也是縱容孩子的表現。
當孩子對家長們提出較多要求時,家長們要學會拒絕,不能對孩子的要求言聽計從,要讓孩子學會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應有的獎勵,讓孩子學會感受勞動的意義。
第三種行為:過度指責孩子
父母喜歡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過度指責孩子,這種行為是教育孩子過程最不宜采用的。
早知道,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過度指責孩子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給孩子施加無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