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所以想要孩子能夠學好,就必須讓孩子愛上學習,有了興趣孩子才能夠朝目標去努力,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逆反不愛學怎么辦
1、給予孩子學習的自由空間。當孩子出現厭學情況的時候,父母需要在孩子的學習空間上,給予充足的自由發揮。有些父母遇到孩子厭學,都是焦急占滿了整個思維,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是跟隨左右嚴控地監督著,有時候還時不時地對孩子的錯題,進行更正講解。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并不正確,雖說孩子在厭學的時候,對于寫作業積極心肯定會受到影響。遇到孩子寫作業積極性不足時,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導和鼓勵,而不是監督式的壓抑氣氛。父母監督式的學習,只會讓孩子對寫作業的排斥心更嚴重一些。所以,找回孩子學習動力的第一招,父母需要給予孩子學習的自由空間。
2、在學習上給予適當的激勵。當孩子對寫作業的排斥心,慢慢有所好轉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孩子學習上,還需要給予適當的激勵。激勵心使用的恰當,可以讓孩子的學習動力跟著提升,比如說,用老師美好的期盼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老師的期盼和認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能力的展示,也是自己努力學習最好的夸贊。
很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家里面的表現完全不相同,對于老師說出的話就如“圣旨”一樣。用老師的美好期盼,去激勵孩子學習的上進心,對孩子的學習激勵,可是有著很好的實質性效果。
3、在生活上約束自身的積極。在引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還需要做好自身的積極約束,如果父母都有一個顆做事情的積極心,孩子也會受到這些積極心的影響,在做事情的時候不會總是懶散。
父母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要比老師的教育時間較多,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些時間的優勢,給予孩子正確的積極榜樣引導,對孩子的學習也有著特別好的積極性感化。
孩子逆反不愛學的原因
1、學習跟不上。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及時跟上老師的進度,加之課后不好意思向老師請教,久而久之就會跟不上,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作業不會做,學的吃力,從而產生了厭學的心理甚至放棄的念頭。
2、家長期望太高。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成績看的過于重要,認為分數、排名就是一切,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感受,少了關心和傾聽;同時又總愛說辛苦賺錢供學不易,這些壓力在孩子的內心日積月累,孩子的焦慮和無助會隨之加重,當這些在孩子的內心積壓太久太多時,孩子的自我懷疑和叛逆厭學就會隨之發生。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這就要求你在孩子面前不要過分強調結果或成績,而是強調掌握知識的能力。當一類題從不會到會之后,家長可以在旁邊鼓勵孩子,讓他感受到掌握解題能力的成就感。因而更發揮主動性去學習,獲得更多的能力,這樣良性循環比靠家長催要好很多。
幫助孩子了解學習知識的意義是什么。這個就智者見智了,比如數學不是簡單的數字和單純的學科,幾乎生活中任何方面都離不開它;比如靠發明改變世界的科學家,是怎樣堅持學習并獲得成功的……
重點是在孩子心中播種下渴望知識的種子,每一個孩子都有讓人驚訝的閃光點,讓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每位家長遵循“因人育兒”的原則摸索前進。總而言之,讓孩子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成長,才會對將要面臨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有所準備,這才是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