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的生存壓力比較大,很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受到百般呵護,很多事情都由家里的大人做了,所以很容易造成孩子沒有主見的情況。
孩子沒主見要怎么培養
一、首先要明白,自主意識和執拗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前者值得提倡,后者必須避免。
二、這里說得自主意識,是指在健康性格基礎上的自我管理習慣,更是良好人格的體現。
三、性格培養是基礎,具有導向性。其中父母的為人品質又尤為重要,尤其是母親。
四、具體做法上,就是首先培養自我責任素養,就是從小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事,不要一切都替孩子做主。允許孩子犯錯誤,改了就好。
五、多與孩子交流,增強孩子的自我存在感,這點很關鍵。
家長的哪些行為容易培養會沒有主見的孩子
1.父母包辦一切,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在中國,沒主見的孩子,都會有一對喜歡對孩子的事情進行大包大攬的父母。他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為孩子作一切決定,從來不給 孩子選擇權,長大了也是如此。長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思照辦。
2.不給孩子經歷挫折的機會,只做溫室里的花朵
很多孩子,只是溫室里的花朵,被父母保護得很好。不經歷風雨,不去看外面的世界,怎么會形成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
3.應試教育體制,束縛了孩子的個性
在我國,很多孩子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逐漸埋沒了自己的才能和個性。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追求高分,忽略了自我意識的培養,逐漸沒有自己的個性和主見。
4.性格膽小懦弱,不敢嘗試,父母也不懂得引導
有些孩子沒有主見是受自身性格的束縛,因為膽小,不敢嘗試別的可能。
想要培養、提高孩子的主見,家長要怎么做
1、每次家庭外出,可以試著讓孩子在前面為我們帶路,增加孩子的指路的責任感和觀察周圍環境的能力;
2、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多做、多鼓勵,日常生活中把一些小事交給孩子,鼓勵他獨立完成,常常會使孩子信心倍增。自信源于能力,要讓孩子確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
3、讓孩子參與到家中某些事情的決策,主人翁的感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而且在參與家庭決策的過程中,能鍛煉孩子判斷力與做事能力,進而對自己做出進一步的肯定,增強自信;
4、遇到挫折安慰孩子,任何事情都雙面性,也不會一開始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挫折是人生中最常見的,也是最能鍛煉能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