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講信用可采取的教育方式:1、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誠信模樣;2、讓孩子體驗不講信用帶來的后果,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3、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承諾,承諾過的事情,一定要做到;4、不要著急打罵孩子,先跟孩子了解原因,再教導孩子這樣做是不正確的。
孩子不講信用如何教育
1、家長要樹立良好的誠信模樣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父母就是整個中心,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有些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為了安撫孩子,總會對孩子說:“你如果不哭不鬧,我就給你買喜歡的玩具。”家長可能說過就忘記了,可是孩子會信以為真,滿懷希望地等待。如果孩子的希望落空,一定會傷心失望,也會對家長失去信任。家長對孩子的承諾一定要兌現,這樣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2、讓孩子承擔不講信用的后果
孩子有時候可能會在小伙伴面前輕易許諾,沒有考慮失信的后果。家長要引導孩子了解不講信用的后果,幫助孩子樹立誠信是美德的觀念。如孩子和好朋友約好周末一起去踏青,可是早晨不起床,沒能兌現承諾,后來小伙伴們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還總說他“說話不算數”。事后,家長要告訴孩子,就是因為他不信守承諾,才會留下失信于人的印象,從而影響了同伴間的情感。
3、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承諾
當孩子承諾某件事情后,家長在知道的前提下,可以幫助孩子去兌現承諾。如孩子和小伙伴約好時間在某個固定地點集合,家長要提前提醒孩子或把孩子準時送到約定的地點,使孩子不失信于人。如果孩子確實有一些無法兌現的承諾,家長要引導孩子對他人表示歉意,請求別人的原諒,并提醒孩子在下次許諾前,要先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承諾,提前制止孩子不誠信行為發生。
4、不要急于打罵孩子
不要去打罵孩子,要先跟孩子溝通,仔細詢問孩子為什么不誠實,不說實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沒想過覺得不重要,還是怕說實話會受到批評,在了解原因之后,再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以后絕對不可以這么做,然后教導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可以把道理編在故事里,讓孩子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