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因素。如果孩子班級里的學生學習不多,只是玩耍,你的孩子接觸到他們,因為這些環境因素也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2、父母的影響。當下,很多家庭父母外出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給長輩們照顧,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會使孩子討厭學習。
3、學習能力弱導致的學習畏難情緒。從一年級開始,個別孩子因為學習能力弱,幾乎跟不上班級的教學進度,會出現學習非常吃力的現象。在課堂上聽不懂,學不會,放學回家后,家長就得給孩子輔導,但是面對學習能力弱的孩子,往往表現為理解能力很差,家長也給孩子講不明白。
4、來自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時的粗暴對待。有些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負面情緒非常大,常常是非打即罵,這就進一步把孩子推向恐懼學習的深淵。一個厭學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個素質特別差的家長,簡單和粗暴成了對待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這樣的孩子往往從一年級一起步就反感學習。
5、沒有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果對所學的東西一點興趣也沒有,那么自然就會產生厭煩。造成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所學的內容和學習能力不匹配,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讓孩子產生挫敗感。這在通常在過分超前學習的孩子中比較多見。還有一種是完全放養的家庭。等孩子上學了以后,才驚訝的發現老師說的自己一頭霧水,而同學們卻都懂了。慢慢就會由于逃避而厭學。
6、沒有動力,因為在學習中沒有體會到成就感和成功感。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索然無趣。這也是在成績中等偏下或者成績較差的同學中比較多見。破解的方法是給孩子設定比較容易實現的短期目標,讓他們體會到進步的喜悅。然后在他們比較突出的那一部分加把勁兒,當他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同學的贊美時,他會獲得強大的學習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