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們眼里,從小到大的十年學習生活很辛苦,每天上課、做作業,再加上各種考試,孩子的壓力也很大。因此,經常有孩子會忍不住說“不想上學”,那么,孩子不愿意去上學作為家長該怎么辦?
1、詢問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
大多數家長認為學習很難,但孩子的累是有限度的,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的未來鋪平道路。因此,當家長聽到孩子說不想上學時,第一反應必然是憤怒,有的家長甚至開始責怪孩子“無知”。
情商高的父母應該認識到這可能不是一句空話,他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孩子為什么他或她不想上學。知道了原因,家長就可以“量體裁衣”,更精準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2、問問你的孩子,如果他不去上學,他以后想做什么
有的孩子覺得學習辛苦、枯燥,于是孩子就會說不想上學。當孩子這么說時,情商高的父母應該知道責備孩子會適得其反,而是問問如果他們真的不上學,他們想用自己的時間做什么。
3、分析不上學的后果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做事不懂得深思熟慮,常常做沖動的決定。即使孩子說不想上學,他們也肯定不知道不上學的嚴重后果,他們只是認為不上學后的生活是輕松而自由的。
家長可以冷靜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不上學不學習后的生活會怎樣,讓孩子知道,沒有知識、沒有文憑的人,以后在社會上會很吃力。
1、首先是因為孩子的逆反心理
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心理,不想上學也是叛逆心理的一種反映。如果家長責罵甚至毆打孩子的教育方式,那么孩子不想上學只會越來越激烈,所以家長還是要選擇溫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2、其次是因為要保護好親子關系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紐帶雖然密不可分,但卻是脆弱的。激烈的教育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孩子“聽話”,但從長遠來看,對父母與孩子的和諧是非常不利的。
3、孩子的情緒處于失控狀態
講道理是一個雙向溝通的過程,當人們情緒激動時,尤其是當他們的負面情緒達到頂峰時,他們不會聽別人說的話。例如,當我們與所愛的人爭吵時,我們會變得非常生氣,無論他們說的多么合理和正確,我們都聽不進去,我們的孩子也是如此。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時,這主要是一時沖動,孩子不愿意去上學作為家長該怎么辦,父母需要采取一種情商高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要讓錯誤的養育方式使這種信念永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