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既是一種行為習慣,也是一種性格,如何解決孩子懶惰,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當代中小學生面臨的一個問題,集中體現在“懶惰”現象中,孩子懶惰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如何解決孩子懶惰問題
1、從可以做的家務開始
對孩子來說,不同年齡能做的家務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督促孩子去嘗試去做。如果是小學生,可以做以下事情:
洗衣服,刷鞋;使用簡單的工具;幫家人買米、面;可澆水、松土、施肥等;清潔走廊和院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工作。
如果是中學生,可以嘗試在更高的水平上工作:
裝飾房間;與父母一起管理財務;學會做所有家務,會洗碗、縫衣服、做飯,會使用家用電器、修理自行車等簡單的機械物品。
2、不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推給別人
比如收拾書本和玩具,削鉛筆;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就是打掃自己的房子,洗自己的衣服和鞋子;一個人在家可以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必須自己處理的問題,所以從現在開始嘗試自己解決。
3、我們比想象中更有能力
我們的許多同齡人,在面臨一項勞動任務時,往往還沒開始做就覺得自己不稱職,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做過。但事實是,許多工作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因為我們比我們想象的更有能力。
4、敢于吃苦
其實一個人會變得懶惰,多半是因為最初的思想或精神已經開始變得懶惰,因為精神上的懶惰,變成了肉體上的懶惰人。所以,要有吃苦的勇氣,不要給懶惰找任何借口。
孩子懶惰的主要表現
1、根本不做家務或懶得做家務
現在很多孩子,都長到了十幾歲的年紀,連鍋碗瓢盆都沒有接觸過,生活的基本知識,勞動的基本知識也不懂,一旦需要獨立生活,就會到處碰壁。
2、自己能做的事不做
有些懶惰的孩子明明是自己能做的,卻找各種理由不做。他們最大的原因是這不關他們的事。
最常見的就是家里的衛生,即使我們一些小學生能做的有限,但是擦桌子、洗餐具什么的,還是可以做到的。
3、自己該做的事不做
現在很多中小學生因為過分依賴父母,養成了偷懶的習慣。最重要的標志之一不是做你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是把它傳遞給別人。大事做不到,小事不想做。
有很多孩子有這樣的心理,總覺得自己還小,大的事情做不了,小的事情覺得沒必要做,覺得那些小事父母都可以做,因為他們一直在做。當然,最終他會變成一個大事小事都做不了的懶鬼。
如何解決孩子懶惰?首先了解孩子懶惰的原因,其次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監督孩子去執行,讓孩子一步一步的改掉懶惰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