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孩子叛逆期從兩歲到18歲之間,都會有不同時期的叛逆。在這個期間我們應該怎樣去調解孩子和我們家長之間的關系,我想我們作為家長都要去看一下學習一下,下面一起來看看,對于逆反的孩子該怎么辦吧!
對于逆反的孩子該怎么辦
1、平等的和孩子交流溝通
人與人之間最需要的就是尊重,雖然父母帶給孩子非常大的影響,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后,他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判斷去規定孩子要做什么,而是和孩子平等的進行交流溝通,意識到孩子本身內心的想法。如果一股腦的替孩子做決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煩,那么親子間的矛盾也會越來越惡化。
2、換位思考
其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3、父母要與孩子彼此信任
有個別父母,對孩子說的話總是持懷疑態度,由于父母對孩子不信任,反之孩子對父母的承諾也會將信將疑。這樣的親自關系即使從表面上看比較融洽,其實依然處于緊張狀態。
往往孩子即使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會和盤托出,說話時總是吞吞吐吐摸著石頭過河。 孩子不能想父母敞開心扉,父母很難能做孩子心靈的導師。
怎樣消除孩子逆反心理
1、教會孩子感恩
現在的孩子都被寵著,家長只是費盡一切心思,讓孩子吃飽穿暖,這就讓孩子認為一切理所當然。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應該讓他們學會感恩。
2、教會孩子吃苦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固定的零花錢,吃著零食又不做家務,家長只是讓孩子做好學習的事情,其他都不讓孩子做,慢慢地就讓孩子養成“好吃懶做”的不良習慣,所以孩子基本上沒啥吃苦精神。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質是少不了的。
3、經常給孩子說“不”
現在家長基本對孩子都是有求必應的,家長幾乎會盡力滿足家長所有要求。而且在很多時候,只要孩子的學習進步,家長便會給獎勵。孩子沒有挫折感,在日常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脾氣大發,甚至和家長頂嘴,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地說“不”,別把孩子慣壞了。
總之,對于逆反的孩子該怎么辦,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明白孩子叛逆心理的出現,和父母的相處是有一定關系的。
所以,父母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不能只是單方面的從孩子身上找問題,指責孩子,這樣才能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