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可總有一部分孩子偏偏對學習不感興趣,感覺學習太枯燥,太痛苦,因此不想去學校,那么,不愿上學怎么辦?
不愿上學怎么辦
1、了解原因
家長要跟孩子溝通一下不想上學的具體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狠狠地批評了一通,感覺顏面盡失;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與同學發生了激烈的沖突,雙方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家長必須本著充分尊重和認真傾聽的態度跟孩子交流,而不是向孩子興師問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并根據孩子說出的原因,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
2、放低身姿,去傾聽孩子
傾聽,看上去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往往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背后的原因無外乎是信念,沖動,說教,習慣等阻礙。放下這些阻礙,家長才能成為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如果孩子能直接表達清楚不愿意上學的原因,那父母就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兀自猜測了。
3、減少孩子在家的樂趣
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他們覺得家是個更好的地方,家長可以想辦法,讓孩子放學回家的這段時間變得無聊。嚴格規定孩子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一旦孩子知道在家的日子不是玩耍的日子,他們很可能會渴望重返課堂。
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學習成績太差
如果孩子由于成績太差產生挫敗感而厭學,那么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告訴他,學習成績差有很多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太笨”或“不是學習的料”,而是老師教學風格與他本身的學習風格和類型存在偏差,或者他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生活習慣差
有些孩子不愛學習,可能就是精力跟不上。原因就是生活習慣差,晚上不睡覺,熬夜通宵,白天起不來,渾渾噩噩的肯定不想學習。
所以這類學生就變得很不愛學習,上課期間昏昏欲睡,整個人想的是如何多睡一會,根本無心在課堂知識上。
3、不會學習方法
這類孩子學習上付出了很多,然而,無盡的學習壓力卻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累死累活的學習,結果仍然不好。這就是典型的“低品質勤奮者”,他們學習勤奮,但是收效差,主要原因是學習技能低。
孩子不愿上學怎么辦,作為父母要和孩子溝通,首先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才能夠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和孩子成為朋友,正確引導和培養孩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