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從小被當成掌上明珠,被寵愛著長大,父母老人都是對他們愛護有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但是被過度驕縱寵愛的小孩很多時候不懂得尊重別人、沒大沒小。孩子如果不懂得尊重他人,對今后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那么,發現孩子不尊重長輩不懂禮貌家長應該怎么做?
發現孩子不尊重長輩不懂禮貌家長應該怎么做
1、及時糾正
孩子不尊重人的習慣都是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導致的。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有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語言和行為的時候,一定要馬上及時糾正。如果說從小就沒有養成不良習慣的土壤,孩子長大之后肯定就不會有這樣的壞毛病。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人對孩子說他這樣的做法是錯的,長大之后他們就會很難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就更不要提改正了。
2、以身作則,尊重老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是父母身上存在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起到榜樣的作用,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去看望老人,幫助老人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的道理。
3、制定規則
從小家長就要制定一些家規讓孩子遵守,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因為孩子的撒嬌和哭鬧就妥協。對于孩子來說規則能夠讓他們更加清楚行為和語言的邊界在哪,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利的。孩子需要自由地發展,但同時也需要一些條條框框讓他們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用規矩去管教孩子,當他們觸犯規則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采用懲罰的方式來糾正行為。
孩子不尊重長輩不懂禮貌有哪些表現
1、對長者拳打腳踢
雖然時過境遷,但過去的一些傳統觀念和陋習依然存在。從小到大的父母和老師都教導孩子,要懂得尊敬別人,不能隨便去不尊敬別人,遇見長輩或比他們年長的人要懂得禮讓之詞,這也是一些會做人的父母常在吃飯時對孩子說的話。小孩小時候被父母或是別的長輩給慣壞了,如果稍稍不服從孩子的心意,他們的脾氣就會變得很暴躁,對父母大吼大叫,對長輩拳打腳踢,感覺就像家常便飯一般。
2、常常把抱怨掛在嘴上
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些孩子真的泡在蜂蜜罐中長大,不知有多高。常與校內其他同學攀比一些衣服或品牌或價格,如果失敗了,孩子還會回家向長輩訴苦,說父母沒用,掙的錢比同學的父母少,才會讓自己丟臉,試問一位常將抱怨放在嘴上的孩子,他們是否還有感恩之心?
3、高傲的態度
目空一切的孩子真是見多了,常說發脾氣是人的天性,但也要分清對象,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對長輩無理取鬧,孩子們不懂裝懂,在旁邊自然學到,在他們看來,這是在學習父母的做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尊重自己的爺爺奶奶,有時孩子們還會把長輩當出氣筒。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孝順的,懂得感恩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話,相信我們的家庭、社會將會更加的和諧。所以從今天開始,從你我做起,用榜樣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