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內卷程度,導致孩子們小小年紀便開始整日奔波于各種輔導班之間,建議家長成為孩子學習上的鼓勵者,而不是強迫者,做孩子學習壓力的疏導者,而不是施壓者,才能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
叛逆期的小孩不愿意學習怎么辦
1、設定合理的期望值: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設定期望值,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適度的期望值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而過高或過低的期望值都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教育方式要因材施教: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育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愿意接受教育。
3、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4、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時,一定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穩定性不夠,所以多好動愛玩,所以不要過于急于求成,以避免造成負作用。
叛逆期的小孩不愿意學習其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1、在學校遭遇了不公待遇。如果孩子的性格較為敏感內向,那么當他在學校里遭遇了校園霸凌、老師的針對、或是同學的孤立,那么這種人際關系上的挫敗感,會影響他的學習狀態,以及產生對校園生活的恐懼與退縮心理,這也會導致孩子的厭學。
2、逆反心理。這種情況下,一般是青少年對老師或父母等權威產生逆反、抗拒心理。父母和老師越是要求他學習,他就越是以不去學、不上學作為反抗的方式,并在這種過程中享受反抗權威的樂趣。
在這種敵對情緒的催化之下,父母或老師的施壓反而會更加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直到他們認輸或放棄,孩子便感到戰勝權威的喜悅。
3、父母過高期待形成的壓力。父母寄予厚望本是一件好事,然而過高的期待,往往會給孩子形成無形的壓力。如果孩子達到了父母的期望,父母又會定下更高的期望給孩子,
而如果達不到,孩子又會因此覺得有愧疚感,對不起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本身學習就已經是一件辛苦的事了,再去背上父母過高的期待,則很容易讓孩子倍感壓力,對學習產生恐懼、厭煩的心理。
孩子貪玩不學習,該如何平衡學習和娛樂
第一,和孩子交流學習的意義。很多孩子非常迷茫,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因為父母催得很急,比自己還要上心,孩子常常認為學習是為了哄父母高興,是替父母學的。
應該早一點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為什么學習。讓孩子說說自己未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不論高低貴賤,只要有自己的想法,順著孩子的想法,做好鼓勵即可。
第二,和孩子溝通時間分配問題。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非常強烈,他不想讓家長左右他的生活,更傾向于自己安排時間。所以,我們不要命令孩子按照我們的要求來,而是提醒他自己分配好學習和娛樂的時間。
不同人的時間節律不同,如果孩子安排的時間和我們期待的不同,也要先接納。只要孩子身體健康,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就是合適的。如果確實影響到各個方面,再進行適當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