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學生,不僅僅需要面對著學業上的壓力,同時面臨著自我認知上的困惑以及身體發育帶來的變化等問題,這些都會給初三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此時家長一定要合理引導。
初三學生心理壓力疏導
1、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知道自己的優勢,明白自己的缺點對我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對于我們初三學生,學習中語數外,物理化學,在歷史政治,哪個科目是你的優勢科目,哪些又是你的瘸腿科目,要做到心中有數。
優勢科目保持優勢,劣勢科目能不能進行一下突破,讓分數往上走一點,拉分不要那么嚴重。
2、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把壓力變成動力,這樣學習的勁頭足了,再大的困難也不至把自己壓垮。告訴自己在奔向中考的路上,只要竭盡全力就夠了,享受奮斗過程的快樂,不要一味追求結果,而止于拼搏,與其望峰興嘆,不如努力攀登,相信自己一定能站在巔峰之上。
3、要勞逸結合,適當的放松心情,調整心態。可以在周末約好朋友一起看一場喜歡的電影,和好朋友談談心,一起憧憬美好的未來。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聽聽音樂、看看書、吃零食、做手工等等。這樣既可以減輕平時的壓力,又可以使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
4、家長應有積極的心態。要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支持他的,不要用急迫的態度和他“談心”,不一定要逼迫孩子講話,只需要默默陪著他,同時,多給孩子信任和自由的空間,想要孩子有積極的心態,家長要以身作則,才能感染孩子。
一對情緒好,性格開朗樂觀的父母,對孩子的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是孩子一生的財富,這個觀點也說明了樂觀積極心態的作用。
初三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行為表現
1、對學習失丟興趣或產生厭學情緒,不想丟上學或上課。
2、學習成績下降,平時表現變差,考試失敗的次數增多。
3、明顯的情緒波動,會表現出不安、擔心、煩躁、易怒等情緒。
4、睡眠不好,常常失眠或早醒,甚至出現噩夢等睡眠問題。
5、表現出社交障礙,孤僻、不社交、不想參加課外活動等。
6、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對自己的能力持懷疑態度,甚至深感自卑、自責等。
7、產生自我放棄的想法,認為失敗已成定局,無法改變命運。
8、性格發生變化,包括變得孤僻、不信任、焦慮、沮喪等。
初三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
1、對未來的擔憂:初三畢業生正處于轉型期,將進入高中階段,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變化。不少學生在面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時會感到焦慮、無助和迷茫。
2、對中考成績的壓力:中考是初三學生最大的考試,考試結果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未來學業和職業方向。因此,初三學生在備考期間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和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