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他們經常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逆反心理,但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那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青春期叛逆心理問題和應對策略
1、叛逆心理。青春期孩子可能表現出一定的叛逆行為和思想,這是一個過渡期的正常表現。家長不應過于強調控制和壓抑,而應通過引導和教育來指導孩子對事物的認識和處理方法。
2、希望得到認同和重視。孩子在青春期往往希望得到家長、老師和同伴的認同和重視,因此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關注他們的生活、學習和社交情況,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環境,對孩子給予積極的反饋和支持。
3、情緒問題。在青春期,孩子開始面臨升學的壓力,他們需要為未來的大學和職業規劃做出決定。在學校里,他們需要盡可能地取得好成績和升高自己的排名。如果青少年不能承受這些心理壓力,會產生抗拒學習的情緒,學習的厭倦感會很重,逐漸導致焦慮、易怒。
4、情感問題。隨著荷爾蒙的變化,青春期孩子對異性開始產生興趣,這會導致一系列的情感問題。與父母和同齡人相比,青春期孩子不會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感,他們可能會因為被拒絕或者遭遇失敗而感到沮喪。
5、自卑心理。青少年性格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自卑,這屬于心理上的缺陷,同時伴有自責、羞澀以及內疚等。長時間處于自卑心理的影響人際關系,讓人們變得越來越自卑,從而進入惡性循環狀態,甚至讓青少年自暴自棄。
6、心理水平呈現半成熟、半幼稚性。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在身體上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巔峰時期,但是由于長期在學校生活,個人的認知面有一定的限制性,心理水平呈現半成熟,還沒有達到完全的成熟,考慮問題上也比較片面,不是很周到。有時候的行為表現還是比較幼稚的。就有點孩子氣,讓人哭笑不得。
青春期孩子產生的心理問題家長該如何引導
1、家長要有青春期意識。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青春期變化感到突然,沒有思想準備,更不必說有預先干預的理念和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這些家長由于沒有青春期意識,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后知后覺,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現,只是一味強調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情緒就會煩躁不安,進而直接影響對孩子無端干涉的頻率、范圍和方式,引起孩子的強烈不滿。
2、做好孩子的傾聽者。青春期孩子的傾訴欲望非常強,他們迫切渴望向別人展現獨立的思想和觀念。和父母交流有障礙,和身邊的同學朋友交流又擔心被“出賣”,因此往往將傾訴對象轉向虛擬世界的網友。家長要爭取做孩子信賴的朋友,因為這是深入了解孩子想法。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怎么辦
叛逆期主打的就是“成長”與“改變”,很多家長表示此時的孩子判若兩人,變得無法讓人理解,甚至有些煩人,但不可否認這種改變是必然的,他們不再是家長心中的乖乖,而是真正的成為一個有自我意識的獨立個體。
我們務必要在這個時候,放下固有的偏見和對孩子的掌控欲,應給予足夠的尊重,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讓他自己向內探索成長,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隨意貶低潑冷水,尊重孩子的選擇,去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
放慢腳步學會尊重,亦可看清孩子的成長軌跡,他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突然逆反叛逆,為什么會突然發脾氣做出難以理解的事情,一切都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