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孩子在步入青春期之后,都會產生一些叛逆的行為,只是每個孩子所表達出來的形式不同,比如有些孩子是喜歡亂發脾氣,有些孩子則喜歡處處挑戰父母的權威,讓父母無從管教。
青少年暴躁易怒怎么辦
1、主動和孩子溝通。對于孩子有這樣的反應,作為家長一方面還是自己主動和孩子聊聊天,哪怕孩子發脾氣也要多與孩子交流,等他氣消好了接著聊,讓孩子體會到家長對于他的關心和支持,慢慢就會和家長說心里話,而且多與孩子聊輕松的話題,讓孩子逐漸平復心情。
2、接納并幫助孩子釋放情緒。當孩子發脾氣時,大部分父母很難做到的一點是看見并感同身受的理解孩子的心情,其實,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是被允許的、被接納的,怒氣就減少了一半。“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完整地經歷過脾氣的起和滅,孩子才能更好地認識情緒、管理情緒。
3、正確引導。引導情緒轉移,用積極情緒代替消極情緒,讓他們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想說就說出來,想寫就寫出來,甚至想哭就哭出來,這樣能夠緩解心理壓力。另外,還可以通過運動,或者散步、聊天、逛街以及唱歌等,多種方式來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
4、千萬不能向孩子直接屈服。當孩子脾氣暴躁的時候千萬不能直接屈服,不然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保持冷靜的狀態。若是孩子提出來的要求不合理一定要制止,千萬不能遷就,不妨先采取冷淡的態度,然后和孩子溝通,了解發脾氣的原因,慢慢的進行引導以及教育。
5、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現在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更喜歡關注孩子的學習方面。但其實孩子的心理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家長千萬不能忽略掉的一方面。我們就要在平時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了解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
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1、情緒表達規則建立受阻。在個體的情緒發展過程中,情緒表達規則的建立受阻,他們用早期的情緒認知結構同化了后來的生活或社會情境,從而導致對情緒及其表達規則,沒有獲得與年齡相適宜的建構水平。
當個體產生了“暴躁”這一情緒體驗,在已有的認知圖式中進行搜尋,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行為表達方式,只能簡單粗暴地宣泄出來。
2、孩子遇到難題。孩子在平時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小困難,有些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會在遇到難題的時候發脾氣,這種情況完全是性格使然。此時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多從正確的方向引導孩子,改變不好的性格。
3、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父母的情緒影響也會影響孩子,從而讓其出現脾氣暴躁的問題。如果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不太注重個人言行的控制,經常和其他人大聲吵架,那么就會循序漸進的對孩子造成影響,從而讓其也出現脾氣暴躁的現象。
面對脾氣暴躁的青少年,家長需要怎么做呢
家長適當寵愛孩子,不能溺愛孩子。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要求都是百分百的答應,孩子要星星就不敢給月亮。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會讓孩子養成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當孩子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大發雷霆。
家長不能“以暴制暴”。對孩子發火不是好辦法,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自己接受。他不認錯可能是從他的角度認為自己做得對,也可能出于什么原因不得不那樣做,有時他明知不對,還要那樣做就是在向大人示威。我們要耐心冷靜地分析原因,才能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對待孩子關鍵是耐心和冷靜,千萬不能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