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想要取得一個好的學習成績,那必須要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孩子對待學習非常不專心,不僅在上課期間走神發呆,課后也不好好完成作業,讓父母非常苦惱。
孩子上學不上心怎么辦
1、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父母應把眼光多聚焦在孩子的學習亮點上,比如一個好習慣,一點好成績,及時地“看到”,并且反饋給孩子,表達父母的關注和欣賞肯定。
有智慧的父母主動參與孩子的學習,做題目故意做錯,讓孩子來糾正,借此夸一夸孩子,使孩子獲得成就感,有意無意地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興趣和自信。結合孩子的特點,學習時間不宜連續太長。
體息日在家里做功課復習,也要有間隙,父母讓孩子有活動的機會,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平時注意在生活的細節方面關注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認真、完善地做事,良好的作息習慣,專心的學習態度等。
2、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過度關注,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這樣容易使孩子被動等待觀望,缺乏了主動性。在孩子學習生涯的初期,家長可參與做些指引。
比如在考試階段的復習中,家長提問他回答,實際是示范一下復習的方法和思路。等第二次復習考試時,孩子就會自己復習了。家長對孩子的作業考試不一定掌握全部細節,但一定要信任孩子,給孩子自己管理學習的機會,學會“我的學習我做主”,讓孩子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發揮。
3、改善孩子學習環境。不良的學習環境比如家庭不和、同學不睦、和老師鬧矛盾等,這樣的學習環境會嚴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還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和學習觀,使他們無心學習。
所以,家長就必須要改善孩子所處的環境,請老師配合,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孩子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厭學感覺。
孩子上學不上心的原因
1、專注力出現問題。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本身專注力的時間就不長。整個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保持的時間為15分鐘。三四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保持在20分鐘。五六年級的孩子,能保持30分鐘左右。
2、學不會。由于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一些孩子深入學習時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很困難,無法應對,自然也就不愛學習。
3、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在很多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在哪里,然后就導致孩子不想學習,對學習不上心。
4、布置過多的作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師布置作業太多,在孩子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后,有些家長還要加做自己布置給孩子的作業,這些做法都會嚴重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如何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
要多鼓勵孩子。對于孩子的優秀表現和好成績,父母不要吝嗇使用贊美之詞。因為稱贊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對于孩子的錯處,不要過多批評,因為過多地批評,會令他情緒化地犯更多的錯誤。表揚為主的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尋找超越對象。為了激發孩子的斗志,讓孩子學習更努力,可以讓他尋找自己身邊的一位優秀學生,作為榜樣,作為參照物,時刻想著要向他看齊,甚至要超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