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撒謊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然過程,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的行為現象,而不是個例。所以孩子說謊是正常的,但是并不能意味著我們就此對孩子放任不管,還是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減少說謊行為。
初二孩子撒謊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1、理性對待,對癥下藥。家長發現孩子說謊后,不要急著打罵,與孩子進行良性溝通,并給予正確方向,告訴他應該怎樣做。
孩子想玩謊稱沒有作業,父母可以和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要玩兒,這樣好不好,媽媽答應你,你寫完作業一定讓你玩兒,以后都會給你時間讓你自己玩的;但你也要答應媽媽,以后不可以再騙媽媽了,不能再說謊了”。
2、充分的理解,勿貼標簽。“想買新自行車,我看你就是愛攀比”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胡亂給孩子“安罪名”。
父母更應該平復自己的情緒,聽聽孩子怎么說,給予充分的理解:“是因為舊的確實騎得不舒服了,或者被別人嘲笑了?”正確地引導他說實話,他就更不會因為你的理解而說謊。
3、和孩子共情。其實孩子知道自己撒謊是不對的,考試考了69分,心里已經很難受,在學校同學的眼光,老師的批評,已經讓他很沮喪很挫敗很沒面子了,已經受到了懲罰。父母的責任不是再次懲罰,而是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中盡快走出來。
你可以試試這么說:媽媽知道你考試考得不理想,擔心媽媽會批評你所以才改分的是吧?你也想考好的,考不好自己心里也很難受。
當媽媽這樣說的時候,是看到了孩子內心的難受和恐懼,并把孩子的感受用語言描述出來孩子此刻的感受就是被媽媽理解、尊重和包容了,他覺得在媽媽這里是被愛的、是安全的;孩子把防御和戒備放下了,也就敢把自己內心的沮喪、挫敗和恐懼說出來了。
孩子會因為什么原因撒謊呢
在心理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當孩子們處在畏懼,恐懼被批評指責的情況下,撒謊的孩子最多,其次是想要逃避責任,躲避懲罰。而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或者為了滿足虛榮心,得到表揚而撒謊的孩子,反而只占據很小的比重。
由此可知,撒謊的根源,其實是孩子心中的恐懼,不安,是因為孩子不敢去面對未知的懲罰,而選擇用謊言支撐自己逃避。這也是為什么面對越嚴厲的家長和老師,孩子越容易說謊,因為面對這樣的老師家長,他們受到的責罰往往更嚴重。
尤其是之前說實話也被責罰過的孩子,就會為了避免再度經歷受罰而選擇撒謊,或是順應家長和老師的情緒說話,通過“察言觀色”,來為自己爭取安全的空間。而且往往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把自己的謊言修飾的更加完美無缺,成為更高明的“說謊專家”。
如何減少孩子的謊言
1、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有時候孩子撒謊可能會存在著他們另外的目的,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撒謊之后,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能夠向父母解釋原因。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的想法被表達之后,父母才能更加地了解孩子,在這之后才能更有效地去教育孩子,幫助孩子。
2、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希望孩子做到誠實守信,那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因為很多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自己就應該先成為那樣的人。
3、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會撒謊,是因為他們想要逃避來自父母的懲罰。所以父母們如果真的想要孩子說出撒謊的原因,想真正地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習慣,那么就應該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教育方式。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為他們提供一個相對輕松的對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