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不好管教,作為家長要冷靜對待,不能直接訓斥,凡事多商量。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女兒18歲不聽話去酒吧怎么辦
1、觀察溝通。就是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超脫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并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2、換位思考。有時候孩子做事解決的方法不正確,大人就會阻止,從而令到孩子鬧脾氣。其實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沒試過是不會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行的。所以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適當體驗,他嘗試過,碰壁了,再給他講道理,他會更明白更樂意接受。
3、多理解,幫孩子分析。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事。如果家長只懂得指責孩子,會令他反抗性更強,更加不會聽話。所以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指責孩子,而是要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詢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后果,使他認識到嚴重性。
4、和她像朋友一樣溝通,不要把她當作小孩,有事多問問她的看法,再一起商量怎么辦,父母和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是溝通,雙方意見基本一致就好了,互相尊重。不要一味地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多溝通,相信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5、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情況下,我們對于其他孩子能夠保持冷靜,但是對于自己的孩子,就不行,平穩的情緒能夠讓你更加理智,也能讓孩子更加愿意跟你交流。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有哪些
1、不注重傾聽。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或者覺得童言無需在意,所以不注意傾聽,心不在焉。父母要有傾聽孩子心聲的意識,傾聽時要蹲下或彎腰,眼睛平視孩子,而不是蹺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叫孩子“你給我站好”。
2、態度過于粗暴。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重視自己的話,會下意識地提高語調,但孩子此時的關注點更多在父母惡劣的態度和憤怒的表情上,而不是說話的內容。
從心理學角度看,父母說話越溫和,孩子越容易關注父母說的話。即使很生氣,父母也要按捺住情緒,看著孩子,讓他停下手里的事,和顏悅色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3、過于嘮叨。有家長反饋,自從有了孩子之后,自己仿佛就變成了一個復讀機。一件事情不重復說個三五遍,甚至十來遍,孩子就是不聽。
所以對于這類情況,家長最好不要凡事都重復八百遍。比如早上起床,就規定好,我只喊你兩遍,不起來遲到了你自己承擔后果。比如吃飯,我只喊你一遍,如果你說要等五分鐘,那就給你再多五分鐘。如果五分鐘后你不來吃,我就不再喊你了。
4、孩子沒有選擇權。隨著孩子不斷長大自我意識不斷提高,漸漸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興趣等。而站在家長的角度,總希望孩子能夠成材,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為孩子規劃好一切,要求孩子照著辦。
孩子不聽話怎么懲罰
1、對于做錯事,并且不愿意認錯的孩子,這種可以懲罰孩子獨自待在房間,讓孩子自己反思。但是切不可過度的訓斥孩子,尤其還不要使用武力打罵的方式,一般這種小手段懲罰,也可以讓孩子認識錯誤,又能達到懲罰的目的。
2、而對于有一些不聽話的孩子,還可以采取懲罰失去某些待遇的方式。當孩子聽話時候,可以繼續獎勵回來。這樣孩子為了能夠得到以前的好待遇,所以也會表現出積極聽話了。這時候父母可以給進一步獎勵,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遵守規則。
3、賞罰有度。如果小孩犯錯,盡量不要過于急躁,要了解清楚原因后再決定處置方法,進行處置前也要賞罰分明,讓小孩徹底信服,同時也要給小孩做出榜樣,讓小孩學會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