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對住校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比較獨立,就會特別喜歡住校,但是有些孩子依賴性比較強就會比較反感,不管家長怎么開導都不行,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要重視了。
孩子不想住校怎么開導都不行怎么辦
1、了解孩子的內心
孩子不想寄宿,多數原因是因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以及對自己熟悉的家的依賴。這是可以理解的,最好在住校之前,多帶孩子去宿舍幾次,和宿舍的孩子交流一下,減輕孩子的心理恐懼感。
然后了解孩子的情況和在學校遇到的困難,孩子可能有一些原因,比如敏感、內向、害羞;可能還有學校的因素,比如課堂氛圍、老師的指導、同學的性格等等。只是傾聽并檢查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做出冒昧的推斷。畢竟在有些時候,外在的現實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現實帶給人的內心感受。
2、做好溝通達到共識
若孩子提出要回家住,家長請勿武斷拒絕;相反,和孩子一起開一次家庭會議,鄭重地把這件事拿出來探討。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原因,告訴孩子“你能說出這些我們很高興”。同時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難處,爭取用溝通上的“共贏法”達成共識。
3、適當講明道理
家長對于不想寄宿的孩子,要挑明自己的想法,并且讓孩子能夠知道住宿舍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就比如可以學學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可以鍛煉獨立生活能力;可以養成一些好習慣;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識經驗運用到學習中去;可以理解父母的養育自己的不容易。
4、引起孩子的向往消除內心恐懼
每個孩子都十分向往自由的生活,特別是那些在家被父母呵護在手心的孩子,他們會十分期待自己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父母就可以用“獨自生活”、“自由”等語言來“勾引”孩子對寄宿生活的期待。
雖然孩子向往自由,但是對寄宿之后這種未知的事情,還是會充滿了不確定。所以父母要消除孩子在心里猜測出來的恐懼,父母可以拿自己做例子跟孩子詳細講述當初的情況是什么樣的,自己是怎么解決的。
5、正確引導積極交友
家長要控制家里那些容易讓小孩沉迷的游戲、電視等;其次,要有意識地培養小孩吃苦耐勞的意識。最好要讓小孩多結交一些朋友,尤其是那些積極向上的人,這樣孩子的寄宿生活也就會變得有趣。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住校
1、可能存在分離焦慮
孩子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突然要面臨居住環境的改變和親子分離,會因為擔心自己無法適應環境,擔心自己想念父母而產生過度的分離焦慮。
有的父母平時比較大包大攬,把孩子在家里所有的活都干完了,孩子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住校就可能遇到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所以孩子才會拒絕住校。
2、缺少獨立自主的能力,擔心住校搞不定自己的生活
有的父母平時比較大包大攬,把孩子在家里所有的活都干完了,孩子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住校就可能遇到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所以孩子才會拒絕住校。